随着全国多地进入新一轮高温天气,三伏天也正式开启。近年来,‘晒背’等‘网红’养生方式再次流行。然而,近日已有不少人因晒背不当而送医,引发关注。
上海近期气温持续攀升,最高可达37℃。在这样的酷暑中,不少市民选择通过晒背来祛湿、排毒。但今年夏天,已有多个地区出现因晒背导致中暑甚至热射病的案例。
河南一位54岁阿姨连续一周在高温下暴晒背部,最终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被诊断为热射病;浙江一名67岁老人因长时间晒背昏迷,经检查发现是脑出血,幸亏及时手术才保住性命。
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陆城华指出,中医认为三伏天阳气最盛,晒背可借助自然阳气驱寒湿,但需掌握时间与度。建议上午8点至9点或下午4点后晒背,每次不超过15分钟,避免中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暴晒。 除了晒背,今年还流行起“抱冬瓜睡觉”这一说法,称其能降温、助眠。但专家并不推荐此类做法,认为可能引发腹痛、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此外,“撞树养生”“踩石子路”等网络养生方式也引发热议。
医生提醒,这些方法多属个人喜好,并无科学依据,盲目跟风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国家应急广播也发布提醒,夏季养生应理性看待网络信息,避免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