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非必要不做PPT!多地明确整治

2025-07-24 01:3711056之窗百科网上观新闻、人民网

据上观新闻消息,浙江多地推动公务政务活动中的PPT、视频“减量、减费、减负”。

最近,一位浙江宁波的公务员告诉记者,最近她发现开会时有一个变化,不再需要做PPT了。“以前的会议方案中,大多标注需要制作PPT,但现在没有这种要求了。”以前拿来制作PPT的时间,能腾出手来做其他的工作了。

早几年,每到年底,浙江不少机关单位工作汇报都需配PPT,公务员通常要熬夜改排版、加动画,时间都花在改格式上。内卷之下,PPT越做越“高大上”,有的时候时间和技术水平不够,工作人员只能把PPT外包,费用从每页200到400多元不等,特殊情况额外还要付加急费、服务费,一次3分钟的汇报,做一次PPT往往要花费几千元。除了PPT以外,文旅、宣传、招商等部门对视频制作的需求也很高,动辄需要数万元,甚至10万—20万元,尤其加上灯光渲染、音频混响、运动追踪等特效,制作成本还会上涨。

2025年,浙江省部署开展“屏幕中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行动,对全省各级各单位公务PPT、视频等情况进行大排查、大起底,全面摸清底数、掌握情况、督促整改,推动全省公务政务活动中的PPT、视频“减量、减费、减负”。

“在《市级宣传视频制作费预算支出标准(试行)》明确之前,各条线视频拍摄量还是挺多的,2024年仅制作视频3个。现在除了招商和外宣工作外,其余都不再要求制作短视频。预计今年这一数量会进一步缩减。”平湖市当湖街道党委副书记王利燕介绍。

据统计,2024年,当湖街道(含村社区)制作PPT5个、视频11个,总计费用约26.9万元,较上一年度相比PPT和视频总量下降70.37%,总计费用下降72.96%。2025年,基本实现了非必要不做PPT和视频的要求。

当然,想要整治好“屏幕中的形式主义”,必须要有科学的配套机制。整治并不意味着“一刀切”,而是需要识别出哪些是“数字表演”,哪些才是真实需求。

从源头做起,需要建立良好的审核机制,而这种机制也应与财政紧密挂钩。比如长兴县以明察暗访、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各单位排查整改情况开展随机抽查,明确视频、PPT制作审批流程,确需制作的,费用不得超过县财政定额标准。各县(区、市)结合自身情况将财政定额标准建立好,同时配合财会监督、审计监督,能够最大力度杜绝铺张浪费。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