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这几天,机器人们开了场运动会

2025-08-19 12:2618056之窗百科网央视新闻

这几天,一场特别的运动会在全网刷屏,原因很“硬核”:赛场上的运动员都是机器人。

昨天(17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闭幕。这场为期3天的科技体育盛会,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同场竞技。

从田径、足球、武术到实用场景挑战……一项项创新赛事,展现出科技与运动结合的精彩火花。不少网友感叹:“太超前了!”

01.从春晚转手绢儿到赛场一骑绝尘

比赛首日,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就斩获两金,分别是运动会首金1500米的冠军(6分34秒)以及400米冠军(1分28秒)。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夺冠的机器人正是曾经登上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侧重点不太一样,所以做算法的时候要做一些调校。这次主要是在软件上做了针对跑步速度方面的升级。”

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还在4×100米接力赛中夺得冠军。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接力赛是不需要有实体交接棒交接的,只需要前后两棒的选手在赛道上完成侧方身体的重合,就算是完成交接。

此外本次比赛的跑道也经过特殊设计,人类的跑道通常的宽度是1.22米,但是场上机器人跑道的宽度则增加到了2.1米。一是方便在接力比赛时机器人的交接,二是为了降低机器人在比赛中串道的概率。

02.人形机器人史上首个百米“飞人”

备受关注的“百米飞人”大战中,100米预赛时,就有23组90位机器人选手参赛,是本次运动会上参赛选手最多竞争、最激烈的项目。

决赛中,北京天工队的“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以21.50秒的成绩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短跑项目的冠军。

该机器人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是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场中,唯一采用全自主导航系统,全程无需人工遥控在赛场奔跑的选手。

根据官方公布的比赛规则:100米、400米、1500米、4x100米接力、100米障碍均以比赛用时决定名次;遥控方式比赛用时乘权重系数1,全自主方式比赛用时乘权重系数0.8作为最终成绩。

03.5V5足球赛 机器人自主决策

运动会上,足球比赛吸引了众人目光。其中,全程自主AI运行5V5足球赛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

根据比赛规则,所有参赛机器人在赛场上均进行自主决策,在无人工干预下同场对抗,做出踢球防守与队友配合等判断,这是对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与决策技术的综合考验。

5v5足球比赛决赛中,清华大学火神队凭借强大的比赛策略以及出色的算法调试,最终1比0战胜德国联队获得冠军。

04.机械身躯演绎中华武术

武术项目比赛中,参赛机器人外形、身高各异,有的摆出“弓步冲拳”等长拳动作,有的展示“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太极招式。

其中“机器人大侠”一套行云流水的太极拳直接“出圈”,吸引外国记者拍摄打卡。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仲裁委员兼武术项目技术代表张继东表示,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能做出咏春拳的动作以及武术抱拳礼等,“能够做得那么漂亮,我觉得也挺震撼的。”

最终,柏奥尼克机器人队伍凭借机器人灵巧的关节控制和流畅的武术动作,从四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本次武术项目冠军。

柏奥尼克机器人品牌总监梁骐钧说:“后续可能会加强更多全身的协调性和灵活度,做到很丝滑很仿生的程度。”

05.场景赛单元 体现未来应用方向

除了这些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外,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还创新设置了场景赛单元,包括工业场景、医药场景、酒店场景、仓储场景4个类别,这是为了考验机器人在真实应用中的综合能力。

在酒店场景清洁服务技能竞技中,机器人需从规定起点出发,在限定时间内,将散落在家具上的废纸团、易拉罐、塑料袋等垃圾投入垃圾桶。

在医药场景的拆药分装技能竞赛中,参赛队伍针对机器人抗干扰能力、机械臂灵活性等内容展开比拼。一位参赛队员表示,“这个比赛让我们看到了像这种轻型的协作的双手臂机器人,可以在非常精细化操作的领域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06.逗趣花絮 展现机器人运动别样魅力

运动会上,机器人运动员在奋力拼搏之余,还有不少有趣的画面。

有的机器人秀起才艺,表演后空翻。

有的机器人则悠闲地迈着小碎步,开启溜达模式。

还有的机器人“丢”了胳膊仍在奔跑。

有的机器人则原地躺平。

这些可爱的瞬间为赛事增添了轻松与欢乐,也展现出机器人运动别样的魅力。

当人形机器人站上竞技场,碰撞出不一样的科技火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说:“我们举办这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希望能够挑战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极限,找准技术创新的突破口。”据了解,第二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2026年8月在北京举办。

运动会上,机器人们跑出了速度,也跑出了想象力,更是展示了更多应用的可能性。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机器人会成为和人类并肩协作的伙伴。

收藏 0
打赏 0
青少年减肥乱象调查:初中女生因身材焦虑饿瘦到七十斤
长时间脱发、焐不热的手脚、无法集中的注意力,200米跑步都无法坚持……14岁的北京初中女孩王婷(化名),1.57米,70斤。“理想体重”的代价,是她急转直下的健康状况。

0评论2025-08-2611

国家博物馆8月31日至9月3日暂停开放
中国国家博物馆闭馆公告尊敬的各位观众:为配合天安门地区活动安排,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于2025年8月31日(周日)至2025年9月3日(周三)期间,暂停开放。请您合理安排参观行程,如需帮助,可在开放期间9:00—17:30拨打服务热线010-65116400进行咨询。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中国国家博物馆2025年8月25日

0评论2025-08-2611

免费名额秒光、“氪金”却能进馆?多家博物馆回应
热门博物馆的0元预约票,普通人怎么都抢不到,但通过第三方平台花上几十元到几百元,就能轻松入内参观。近日,记者实测十家热门博物馆发现:这些“氪金”渠道往往在第三方平台,将0元预约票倒卖并“包装”成付费套餐如讲解套票、“一日游”研学游等形式,绕开紧张的预约环节,为参观者提供一

0评论2025-08-2611

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发布 让家具更懂老年人需求
记者今天了解到,《适老家具 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立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生理心理特点,从适老家具的外观材料、智能化、功能配置维度方面提出细化设计要求,旨在提升家具产品与老年人需求的适配度。

0评论2025-08-2611

看中医为何也要照B超、做CT?“望诊”融合现代医技
开具检验单、B超或CT检查单……在中医治疗中,医师会使用现代医疗技术和医学检查手段,是为了更为细致准确的诊疗,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现代科学技术不能替代中医的整体辨证。在临床中,要把检查数据作为参考,以患者整体状态为中心,最终还是落到辨证施治上。

0评论2025-08-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