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璇称现在接戏是为了还债
2018年,高云翔在澳洲卷入性侵丑闻,董璇为保释丈夫耗尽积蓄,支付了高达1400万元的保释金及律师费。然而,案件虽最终以“无罪”告终,但高云翔的演艺事业已彻底崩塌,品牌解约索赔、剧组追责等债务如雪球般滚来,总额达4942万元。由于两人未签署婚前协议,且共同经营公司存在商业交叉,法律上这些债务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董璇被迫承担了本不属于她的半亿债务。
更令人唏嘘的是,高云翔回国后不仅未分担责任,反而因出轨丑闻进一步压垮婚姻。董璇在节目中回忆:“他甚至不愿离婚,想把我当摇钱树拖着。”这场婚姻的终结,不仅让董璇失去情感依托,更让她背负了长达六年的经济枷锁。
为偿还债务,董璇开启了近乎自虐的“还债模式”:抵押房产、变卖婚戒、接拍小成本网剧和综艺,甚至为省开支缩减日常开支。她曾为争取角色短期内减重70斤,也在夜戏结束后独自蜷缩在片场角落计算债务进度。最艰难时,她连一件贵价衣服都不敢买,却咬牙接下微商代言,“那些钱是给女儿攒的学费”。
这段经历不仅透支了她的身体,也消磨了公众对她的认知。有人质疑她“掉价”,却鲜少有人知道,她曾因拒绝高云翔母亲的苛责而陷入抑郁。但董璇选择沉默,用行动证明:真正的体面,不是逃避苦难,而是直面它。
与高云翔的婚姻教训,让董璇深刻意识到法律保障的重要性。2025年,她与话剧演员张维伊再婚前,坚持签订婚前协议,明确“财产独立、债务独立”。这一决定曾引发外界猜测,认为她对婚姻缺乏信任,但协议内容却让公众动容:张维伊主动提出“共同承担她未还完的债务”,并私下帮她对接资源、提醒休息。
这份协议的背后,是董璇对女性权益的清醒认知。正如《民法典》第1065条所述,婚前协议可通过书面约定明确财产归属,避免“被负债”风险。董璇的经历也警示后来者:婚姻中的情感信任固然重要,但法律屏障是抵御风险的最后防线。
如今的董璇,已逐渐走出阴霾。她减少了高强度拍戏,转向商业投资和制片领域,试图通过多元化收入缓解压力。女儿“小酒窝”的懂事和现任丈夫的支持,让她重新感受到温暖。尽管债务尚未清偿,但她不再孤军奋战:“现在有人陪我一起跑完这段路。”
董璇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自救”的现代寓言。她用六年时间完成了从“为他人买单”到“为自己而活”的蜕变,也撕开了娱乐圈婚姻与债务的残酷真相。正如网友所言:“她不需要同情,只需要掌声。”
董璇的经历揭示了婚姻中一个残酷现实:情感的浪漫与法律的理性往往存在冲突。婚前协议或许显得“不近人情”,却是抵御“被负债”风险的最优解。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爱情从不需要以牺牲自我为代价,而清醒的自我保护,恰恰是对感情最大的尊重。
正如董璇在节目中的那句话:“人心会变,但白纸黑字不会。”这或许是她六年坎坷换来的最大领悟,也是送给所有女性的一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