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一案,对被告人张某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被告人李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被告人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处罚。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邯郸市人民检察院提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相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某、李某(均时年13周岁)与同班同学王某某(被害人,殁年13周岁)存在矛盾,经张某某提议,二人多次共谋杀害王某某后平分王某某钱财。张某某选定一废弃蔬菜大棚为作案地点,并提前携带铁锹挖坑进行犯罪准备。2024年3月10日下午,张某某将王某某骗出,因李某的电动自行车需置于被告人马某某(时年13周岁)家充电,李某骑马某某的电动自行车载马某某,张某某骑自己的电动自行车载王某某,共同前往张某某事先选定的蔬菜大棚。途中,李某受张某某指使将二人欲杀害王某某一事告知马某某。四人进入大棚后,张某某首先持铁锹动手并直接实施杀害王某某的行为,李某帮助控制王某某,马某某见状离开大棚。张某某、李某共同致王某某死亡后,将尸体掩埋。三被告人骑电动自行车逃离现场,张某某将王某某手机微信账户中的钱转入自己微信后与李某平分,将王某某手机卡取出指使马某某砸毁,将手机交由李某扔弃。案发后,马某某首先交代并指引公安人员找到埋尸现场。
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某、李某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张某某、李某经预谋后将被害人王某某杀害并埋尸,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作案时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张某某提议杀人并纠集他人参与,提前进行犯罪准备,直接实施致被害人死亡的行为,系共同犯罪中罪责最为突出的主犯。李某积极参与预谋并实施杀人行为,事后与张某某平分赃款,在共同犯罪中亦系主犯,罪责小于张某某。被告人马某某在去作案现场途中得知被告人张某某、李某欲杀害王某某,并跟随前往。在目睹实施杀人时,即离开现场,后帮助毁灭被害人的手机卡,参与了张某某、李某杀害王某某的共同犯罪。鉴于马某某在共同故意杀人犯罪中,未参与犯罪预谋,未实施具体加害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五款的规定,不予刑事处罚。相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捡到手机刷机不还 数据丢失谁担责?法院判了
丢失的手机被捡到对方拒绝归还且刷机宝贵数据,一键清零岂能如此任性?拒还手机的捡拾者2025年1月30日下午,张某在山东郯城某路段丢失蓝色手机一部,发现手机丢失后,张某立即拨打该手机,但被对方拒接电话,随后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张某通过调取公共视频并多方打听,得知手机捡拾者是何某,于是联系何某索要手机。�
0评论2025-09-2728
丈夫生下私生女妻子告重婚罪被驳回 法院审理内容是什么?
近日,一起因丈夫婚内出轨并育有私生女,妻子提起刑事自诉起诉丈夫犯重婚罪却遭驳回的案件引发关注。8月11日,潇湘晨报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了该案例详情。阿芳与阿华于2008年登记结婚,婚后阿芳发现丈夫出轨并生下一女。阿芳认为丈夫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规定,构成重婚罪,遂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0评论2025-08-1221
老人房产留给照顾其28年的外甥女 女儿不认法院认
上海九旬老人王达(化名)早年丧偶,虽育有一女,但长期与外甥女周小冬(化名)共同居住在浦东新区的一套房子内。这套房2001年登记产权在王达和外孙女高梅梅(化名)名下,两人各有50%份额。女儿不亲,外甥女陪伴28年老人将房产份额留给外甥女多年前,周小冬从外地来上海帮衬舅舅王达做生意,和舅舅共同生活28年,照顾
0评论2025-08-0526
韩国最高法院裁定李在镕无罪,三星继承权争议尘埃落定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最高法院今天就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不当合并与会计造假案宣判,表示支持两项下级法院裁决,维持对李在镕的无罪判决。李在镕以及三星集团多名高管“涉嫌在集团旗下第一毛织和三星物产两家企业合并过程中哄抬第一毛织股价、压低三星物产股价,以帮助李在镕以最低费用继承经营权,并强化他在三星集团内的影响力”。韩国检方2020年9月提起诉讼
0评论2025-07-1838
结婚一年离婚陪嫁40万被认定为共同财产,法院这样判
7月9日,山东蒙阴县人民法院公布了这样一则案例 徐某与胡某于2023年1月登记结婚。2023年3月,二人举办婚礼,徐某母亲在婚礼现场手持公示牌,牌上写着 “陪嫁40万元及轿车一辆”。婚后双方因感情不和,徐某于2024年10月向法院起诉离婚,主张其母在婚礼上公示的40万元及轿车系对其个人的赠与,应认定为个人财产
0评论2025-07-1429
女子拒绝“一人干三人的活儿”被开除,法院:公司违法赔偿12万
因为两名同事离职,高女士被要求接手两人工作。她拒绝接手第二名同事的工作后,公司以‘拒绝正常工作交接’为由将其辞退。近日,北京三中院通报这起劳动纠纷案,法院认定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判决赔偿12万元。高女士在某公司工作两年,主要负责订单录入。由于人事调整,她接手了一名同事的工作,对接销售人员�
0评论2025-07-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