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客流高峰,桂林文旅部门推出80余项特色活动,其中“桂林山水情景烟花嘉年华”成为压轴大戏。4000架无人机与实景焰火交织,国家级焰火表演团队在雁山打造出震撼的视觉盛宴。此外,全市近万个停车位免费开放,自驾游客直呼“爽歪歪”。这种“宠粉”模式并非首次——2025年春节期间,桂林便通过“智游桂林”小程序整合旅拍打卡地,邀请全网900万粉丝达人林屿鹿创作内容,相关话题迅速破亿。
流量背后是精准的营销策略。桂林文旅与途牛平台合作,开展“情系大湾区·踏歌山水间”主题活动,面向深圳游客推出景区包年畅玩优惠;与雅迪电动车联动发布宣传片,将摩登骑行与山水风光结合;甚至与小米合作推出印有象鼻山图案的黄金贴,全国32个地标中仅桂林获此待遇。这种跨界联动不仅提升城市曝光度,更将文旅IP延伸至制造业、科技领域。
桂林的“忙”不仅体现在活动数量上,更在于文化深度的挖掘。在阳朔西街,游客既能品尝啤酒鱼、荔浦芋头扣肉等地道美食,也能在酒吧街感受中西文化碰撞;在龙脊梯田,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与摄影、徒步等户外项目结合,吸引全球游客。
客流激增对城市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桂林采取“八大‘战区’”模式,由处级干部挂帅,整合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野导、占道经营等问题重点监管。然而,部分游客仍反映“漓江竹筏漂流排队2小时”“十里画廊租电动车电量不足”等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桂林市漓江风景区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之一 。1982年,获得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桂林市漓江景区经评选列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2007年,桂林市漓江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5月2日和3日,阳朔漓江景区管理公司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兴坪码头排筏游当日12点40分游客接待量已达到上限,为确保游览体验效果,建议调整行程至漓江景区其它码头游览,给大家带来不变敬请谅解。
“五一的桂林快忙成马六甲了”这一热搜,既是游客对桂林文旅活力的认可,也是对城市管理能力的考验。从活动策划到文化传承,从游客体验到国际传播,桂林正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为基底,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范式。未来,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让“网红”成为“长红”,将是桂林乃至更多文旅城市需要回答的命题。正如马六甲用郑和文化连接古今,桂林也需用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书写属于自己的城市叙事。